导师简介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运动员生涯吗? 王林:我是在刚上初中的一次校运会上步入运动员生涯的,中学运动会有3000m竞走比赛,练了一个月获得校运会冠军;接下来获得全县中学生运动会冠军;地区运动会冠军,全省运动会亚军,进入了省队参加75年全国竞走比赛获得第4;第三届全运会第9;第五届全运会第5;1979年获得国家运动健将称号。 (1983年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获得50km竞走第五名,成绩4小时13分) 您觉得那个时候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和现在相比有哪些不同? 王林:最大的不同点是三个方面:(1)更加重视热身活动,包括一般性热身和专门性热身及动态拉伸等;(2)更加重视跑后拉伸恢复,包括辅助手段帮助身体恢复及营养恢复手段等;(3)加强了跑步体能训练等功能性核心力量,使跑步提升更快,从而减少受伤。 (王林老师出版的部分学术专著) 您为什么会投身于体育科研事业?并持续投入持续热情的? 在工作生涯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王林:在北京体育大学工作,主要有两个任务:(1)教学工作,教好学,上好课,带好学生,指导好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毕业论文;(2)科研工作:教师的第一个任务基本上每个教师都能够完成,差别在于科研工作,第一要深入钻研,多学习勤思考,从基本研究,到深入研究,从一般校课题,到市课题,到部委级,国家级课题;从一篇论文,到10篇论文,到100篇论文;从一般刊物,到核心期刊;从国内刊物,到SCI国际期刊等。科研热情与评选职称关系重大!评副教授必须达到2篇核心期刊;评教授必须达到7篇核心期刊等,同时,还要有个人业绩,包括专业书籍的主编和个人在专项方面的专著等。我个人从2002年回学校工作,2003年获评副教授;经过7年努力,2010年获评教授;2012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王林老师撰写出版的部分学术专著)
您怎么看待我们国家未来中长跑的发展和目前需要哪些提升? 王林:国家未来中长跑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中长跑的未来发展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要保持稳定的队伍,包括教练员和运动员;保持可持续的系统训练,稳步提高,像杭州亚运会的马拉松何杰创造了历史,就是经过长期稳定的系统训练的结果。加上走出去(肯尼亚训练)、请进来(聘请意大利外教卡诺瓦)的取长补短;同时对优秀选手的运动生涯要尽量延长,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一定要重视青少年培养,这方面我国从2010年就开始建立青少年培训体系,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田径训练大纲,撰写了大纲教法指导书,对全国教练员进行系统培训等,为培养中长跑国际顶尖人才奠定基础。 您现在还保持运动吗?您对目前大火的马拉松赛事有什么感触和想法? 王林:我个人现在运动主要以走为主,或走跑结合,也做一些力量练习,保持身体健康,减缓退化的速度。马拉松赛事火爆的原因有几点:一是广大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大众希望锻炼身体健身,马拉松运动对装备场地的入门比较低,初学者要求不高容易参加进来(跑鞋+路边)。二是信息时代促进了马拉松的传播:微信——建立跑友圈——跑团,相约一起锻炼约跑。群内互相交流跑步技巧,晒晒参赛成绩。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通过跑步交到了朋友丰富了业余生活。三是各地政府重视,打造城市名片:积极举办马拉松赛事,宣传本地城市发展,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从而打造城市名片。如:“西昌马拉松”赛道沿着邛海边上跑,宣传了西昌的自然风光;“兰州马拉松”主打兰州是全国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郑开马拉松”从郑州跑到开封,连接两个古城郑州和开封等;四是商业推手的巨大能量作用:马拉松有很多商业利益在里边,从可穿戴设备:跑鞋,压缩衣,GPS表,其他配件,到运动营养品饮料,从高科技的引进,到黑科技的渗透,无不在为马拉松扩大蛋糕。五是全国跑步教练员或指导员的培训:跑步带来的越来越多人出现伤病现象,因而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教练员或跑步指导员培训,加强对跑步人群的科学指导,这也是市场的需求和需要。 您觉得大众在运动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 王林:大众在参加运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敬畏之心,跑步虽然都会跑,但是跑的科学,达到健身健康的目的,或提升个人成绩,追求PB的目标,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体能基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是从1-3公里跑,循序渐进地提高配速,逐渐有计划地增加距离;体能基础是一定不要仅练习跑步,要加强体能,尤其是核心力量及腿部力量的提高,还可以预防伤病,这样才能使身体达到平衡发展;量力而行是每一个目标都应建立在科学的符合个人情况的前提下。要适时对自己进行体能和跑步能力的客观评估。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右一)蒙古国奥委会主席(中)及蒙古国奥委会秘书长(左)) 您觉得运动的意义是什么?运动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王林:跑步运动不仅是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行为艺术!同时,也是个人修养和锤炼意志的体现。运动能够给我们带来两方面的变化:第一是身体方面:良好的心肺功能和强壮的体魄,即身体健康;第二是精神层面:多巴胺和内啡肽的释放,带来精神愉悦、消除压力,从而形成思维敏捷、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正能量。
您觉得作为跑步教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王林:首先是德:优秀品德、积极努力、勤奋好学、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其次是认真学习和掌握跑步相关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跑步实践实操技术技巧;最后是善于融合,善于团结,善于组织,具有一定领导力。
您为什么会做本次教练培训课程?以及对教练培训有哪些期许? 王林:作为大半生都搞中长跑马拉松等耐力方面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我来说,能够尽可能多地培养国家有用人才,尤其是跑步方面的教练员指导员人才是光荣和欣慰之事。希望教练员培训能够进一步扩大跑步方面的服务群体,为更多的跑步大众服务,特别是北京和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的跑步发展提供助力。 您为什么愿意耗费精力和关系召集这么多专家来做本次教练培训标准? 王林:作为北京马拉松协会的顾问,从一开始接触会长赵福明,感觉到他的正能量,就觉得应该对协会给予大力支持,所以通过我的资源找到国内在该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们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教练员培训标准是北京马拉松协会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这将能够实现协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影响和作用。
【报名咨询】 联系电话:010-68900260 可添加报名工作人员微信:15701211610 【报名方式】 (扫码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