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运动 > 跑步知识 > 正文

跑者故事【No.25004】无锡马拉松:我的半马破二之旅

2025-05-27 14:39 管理员 次阅读 条评论



备赛:科学训练的蜕变之路

2025年无锡马拉松的备赛历程,始于半年前我为自己立下的半马破二目标 —— 将2024年北京半马2小时22分的成绩提升至2小时以内。2024年9月起,我以每月约150公里的跑量开启训练,直至12月下旬幸遇北京马拉松协会培训部副部长、大众跑步教练李云江,在其指导下采用“建构理论”定制训练计划,正式踏上系统备赛之路。

训练初期充满挑战。首周LSD15公里训练中,配速7'01"心率165的表现暴露了我有氧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李云江老师指导下,我将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55+(最大心率199-静息心率55)×0.7=155的有氧区间。重复跑训练让我在坚持中刷新了对自身潜能的认知。力量训练则从跟练北京马协视频号每周一晚上体能直播课起步,配合深蹲、臀桥等基础动作,逐步构建肌肉支撑。

随着训练推进,科学系统备赛的成效逐渐显现。第四周15公里LSD平均配速提升至6'18"、突破近40秒,心率维持在159,训练时长缩短让长距离跑不再那么难熬。加上跑坡训练、泡沫轴放松,以及定期的5公里全力测试,让我在心率控制与速度提升间找到平衡。冬训期间,即便面临-7℃的低温挑战,我仍按计划训练,每一次突破都在强化内心的韧性。






赛记:江南春日的破二之战

2025年3月23日,无锡马拉松如期而至。赛前领取装备时,丰厚物资与贴心服务已让我紧张情绪缓和几分,与“国一兔子”合影、打卡南长街“无锡三白”的赛前体验,更让我添了几分对赛事的期待。


图片


清晨5点半,酒店为选手提前开放早餐与送赛大巴,让我心暖而不再忐忑。7点40分,第三枪发令枪响,我从H区出发,正式开启检验之旅。5公里处首次补给时“吃1丢3”的小插曲,为紧张的赛程增添了一丝诙谐;10公里跑进鼋头渚风景区,太湖与蠡湖的波光、漫天飘落的樱花,让奔跑成为穿行画中的享受;15公里时气温升至28℃,烈日下的疲惫却激发出我冬训沉淀的坚韧,那些在寒风中早起训练的清晨、在跑道上咬牙坚持的瞬间,此刻都化作向前的动力,第17公里跑出5'08"的个人最快单公里。

图片


20公里处,我为应对体力极限,调整取水策略,在最累的分段中实现配速提升。最终,冲线时刻高驰表显21.33公里、均速5'35",官方净成绩1小时58分57秒——既实现了半马破二,又获得了中国田径协会大众二级证书,为这段征程画上圆满句号。

图片




致谢:超越自我的温暖回响

这场蜕变之旅,感谢李云江老师从训练计划到技术细节的全程指导,使我的半马成绩从2小时22分提升至1小时58分;感谢无锡马拉松组委会打造的“人在画中跑”的樱花赛道,志愿者与工作人员的付出让赛事充满温度;摄影师定格的赛道瞬间、酒店贴心的赛后服务,都成为我对本场赛事记忆中珍贵的注脚。

赛后两周,我在2025海淀10公里精英赛中,以51分24秒的成绩达标中国田径协会大众一级,刷新自己的10公里PB,再次印证了科学训练的力量。跑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不断设定目标、突破极限的过程中,遇见更强大的自己。从冬训到春赛,从北京到无锡,四季更迭中,我已将奔跑融入生活 —— 这次,下次,下下次,我会一直跑下去,把四季跑成属于自己的赛季。


投稿人:北京马拉松协会会员 郝之涯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热度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