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新人运动营第14-16期学员 王燕
写在前头
我从七、八年前开始跑步,从来没想过要加入组织,在我的认知里,关于跑步有两个主要概念,一是这是一个人的安静的事儿,是自己和自己的相处,不需要一群人闹闹哄哄的;二是不需要系统学习跑步的知识,跟着感觉跑就行了。加入新人营短短3个多月,彻底颠覆了我对跑步的认知,首先我认识到要有科学的跑法,即便对于新人来说,跑姿调整和力量训练也缺一不可;其次团队的力量不容小觑,除了科学有章法的训练,氛围感更是激励跑者持续向前的力量。
CHAPTER 01
与新人营结缘
我是在新人营第14期开班的时候加入的。那时正值仲秋时节,印象最深刻的是奥森的白蜡树、银杏树的叶子刚染上斑斑驳驳的黄,在和煦的阳光下,我开始了和一群人的奔跑。
2023年的7、8月份,我已经停跑了近1年,很想重新跑起来。这时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也开始跑步了,她一直鼓励我跑下去,大概在10月份的时候,在她的盛情邀约下,我报名了新人营,当时是被她的热情感染了,同时也觉得重新开始跑步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顺利,有点坚持不下去、需要有一个组织牵引一下。
我了解到新人营面向零基础跑步新人,分为4个班,最快的一班配速730-630,我报的三班配速是930-830,我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跑步习惯和提高步频。
虽是一项免费的公益活动,但新人营有非常明确的组织规则,加入新人营需要提前报名,交50块钱押金,完成3次以上线下训练和8次线上打卡后才可以退押金。我报完名的第一个念头是,克服困难先把50块钱挣回来。因为我家离奥森太远了,单程需要40多分钟的车程,我特别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笔小小的押金,让我有了第一个动力。
14期开营那天,一到奥森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跑步氛围,南园正门的小广场和路边聚集着不同的团队在拉伸,步道上不时有单独的跑者或团队迎面跑过。到达新人营的集合地的时候朋友已经到了,这期开始她加入了工作团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顺利地签到、领衣服,集合时间一到,我们就排好队伍,听负责人介绍基本情况,然后列队沿着林间小路跑起来了。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的跑步远远没开始,我们只是跑向热身场地,接下来是合影和副营主讲话,然后还有暖身跑和热身训练。总之,一开始的印象是,准备活动冗长繁琐,不由得心里嘀咕,好麻烦呀,要是自己跑,5公里都跑完了。片刻后又不由得暗暗感慨,教练们都好专业呀,尤其是带热身的杨晓莉教练,一边喊节拍一边示范动作,声音洪亮、核心稳定。
大概30分钟后,我们分班出发,迎着阳光跑上了奥森南园的步道,这个时候公园里游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身着统一的蓝色T恤,像一群有着特殊使命的人,令我觉得有一点兴奋、一点紧张。在教练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喊口号了,除了“一二三四”还有我们三班的口号“三班三班,非同一般”,刚开始大家还有点不好意思,二三十个人加一起还没教练一个人声音洪亮,后来在教练的激励下,声音大起来了,我竟然也开始跟着大声呼喊,没有了开始的难为情,仿佛找到了上学时的感觉,确切说,比上学时还自如、还酣畅。好神奇的一种体验。
第14期的50块钱“挣回来”后,我又积极报名了第15期,第16期。
CHAPTER 02
加入工作团队
15期结束的时候,高尚勇教练邀请我加入配速员队伍,一开始我非常犹豫,一方面我路上时间长,如果加入工作团队将更拉长外出的时间;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跑得还很不稳定,怕胜任不了配速员的工作,“独善其身”已经是个不小的挑战,遑论“兼济天下”。我把这件事跟好朋友说起的时候,她强烈建议我加入工作团队,与更优秀的人在一起,一边工作一边练习也会提升更快,她的原话大致是,高尚勇教练个人能力是很强的,这个团队是很棒的,要不你就“从”了吧。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加入工作团队也是有严格程序的,需要提交个人跑步数据、跑步视频、往期毕业证书等材料,还需要5位以上教练联合推荐才可以。幸运的是,我顺利加入了工作团队,从第16期的第二次课开始,我正式成为了一名配速员。
也是加入工作团队后才知道,原来新人营的幕后组织非常细致有序,每次线下训练,工作团队要提前20分钟到场,先开碰头会,王浩副营主和瞿毅副营主强调安全和注意事项,安排当天的训练流程和训练内容。训练中,每个班一般配有一名主教练,两名助理教练,两名配速员在队伍前面带队,至少两名辅助人员在队伍的最后收尾,教练们会关注到每一位跑友,尤其关注到大体重及运动中出现问题的新人,一边跑一边观察学员, 纠正跑姿,通过与学员简单交流观察其呼吸、心率情况,如遇新人跟不上队伍,会有工作人员专门陪同降速或慢走。训练结束后,工作团队还要开展复盘,两位副营主总结课程情况,每班负责人总结各班训练情况、遇到的突发事件和解决的具体措施等等。
可以说,工作团队的组织远比我想象的专业得多,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和辛苦也远比学员看到的多得多。何其有幸,加入这样一个团队。
CHAPTER 03
我眼中的新人营
这是一个有爱的组织
前一阵我在追一部叫《去有风的地方》的剧,对剧中提到的“风”这个意象有很多感触,“风”是流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人性善良的温度,在“有风”的地方,人们能感受到温暖、疗愈创伤、找回继续前行的勇气。我想,新人营就是一个“有风”的地方,在这里,跑者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去认真地感受踏出的每一步,更能深刻感受来自工作团队的温暖和鼓励。
新人营有很多小孩子,我遇到的最小的一位小姑娘还没上小学,跟着妈妈来参加新人营,教练和跑友们一路对小朋友鼓励、打气,让小小的一个人儿虽跑跑停停,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完成了人生第一个5公里。还有就是像前边提到的那样,工作团队特别关注特殊人员,是否有伤,是否心率过快等等都一一确认。让人时刻感受到被温暖、被关注,也愿意自己的温暖向别人流动。
记得刚入营的时候,付碧宏教练说,你们这期学员是最幸运的,因为你们既赶上了奥森的金秋,也将会赶上奥森的冬天,跨越了两个季节,是不是最幸运的?我的情绪一下子被激荡起来,暗暗想,真的好幸运呀,赶上两个季节。后来才发现付教练每次都有关于幸运、幸福的表达,跑在空气清新的奥森、多么幸福,遇到好的团队、多么幸运,看到了难得的雪后奥森、多么幸运……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暗暗点头,嗯,我真的很幸运。
这里有生动有趣的教学
跑步多年来,我一直对自己的步频不满意,跑时感觉一直在奋力迈步可步频总上不来。刚开始跑的时候,我问高尚勇教练怎么提高步频,他对我说,步子小一点,我调整了一下感觉步子小了很多,可他还是说再小点、再小点,这时候刘卓涛教练对我说,你迈步的时候迈一个脚或半个脚的长度,我一下子被点醒了,步幅立刻降了下来,步频也慢慢提了上去;还有一次,我怎么也领会不了跑步时收紧核心的概念,高教练对我说,你就感觉头顶有一根绳往上拉着,我立马get到了。杨晓莉教练总结的跑步三字诀、瞿毅教练示范的力量训练,还有其他教练教授的方法总是在我跑步的时候浮现在脑海,经过三期新人营训练,自我感觉跑步能力提升了很多。
最打动我的——真诚、专业、敬业
来新人营后,我最先感受到的是教练和志愿者们的真诚和友爱。我不是一个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很少主动发起和别人的交流,用一个词形容大概就是“端着”,加入新人营后,我发现这里的人和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距离感,鼓励和打气是真诚的,批评和建议也是真诚的。记得刚开始加入工作团队我就迟到了一次,那天到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开碰头会了,我急急忙忙跑过去听了半截会议,队伍要出发了才去签到,一位志愿者大姐很严肃很诚恳地对我说,工作人员不能到这么晚,怎么能比学员还晚?后来每次参加活动,我都给自己限定出发的时间,再也没有迟到。
感染我的还有教练团队的专业和敬业,我想,专业和敬业是基于真诚和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之心的,瞿毅教练多次强调,队伍在行进过程中一定要主动礼让行人,遇有前方有行人要绕开,不能让其他人让路,因为路是大家的,没有人有任何特殊权利。王浩教练从自己医生的职业出发,每次都强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强调工作团队要关注运动损伤和突发事件,提升主动服务意识。
写在后头
2023年我最幸运的事儿就是加入了新人营,遇到了一群真诚的人,从金秋跑到了寒冬,见证了新人营的两周年纪念,在跑步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更重要的是,通过尝试和改变,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2024年,愿我和我的朋友,都能和新人营一起,跑向更美好的未来,发现更多可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
见
美
好
2024
|